产方式从那时传下来。
盐井地处滇、川、藏三省交接的地带,纳西、汉、藏民族杂居,历史上统治划分较为混乱。这里曾发生过藏族与纳西族之间长达一千多年的盐井争夺之战。到明末清初,随着云南木氏土司势力的衰落,盐井纳西族逐渐被藏族同化,开始穿藏装、说藏话,生活习惯完全变成藏式。但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多战争的地方,也发生了许多融合,比如上盐井村有藏族人成为天主教徒,下盐井村的纳西人成为藏传佛教徒,体现了不同宗教信仰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盐井在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一站。在古代,马帮从云南驮着普洱茶西行来到西藏,会在盐井停留采购盐巴。这里曾集聚着来自云南德钦、芒康、昌都、四川巴塘等地的马帮群,交易各种物资,包括藏族的盐、羊毛等和汉族带来的茶叶、哈达、瓷碗等商品。运货途中常遇盗窃,所以马帮群通常一起上路,白天赶路,夜晚有人睡觉有人值班,最多的马帮群有 700 多匹马和 70 多个人,他们之间讲信用、团结,为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这里有个特殊风俗,制盐工作由女人完成,男人则负责外出卖盐。晨曦初露时,女人们便背着木桶到澜沧江边的盐井汲卤水,再爬上崎岖的小道,将卤水倒入自家盐田。平均每人每天要背 60 - 100 桶卤水才能灌满盐田。常年的劳作让她们被卤水桶压弯了腰,脸上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她们被称为“盐巴女人”。古老而原始的制盐方式,被一代代“盐巴女人”用生命和信念延续着。
游览盐井后,大家到饭馆品尝盐井的美食“一口面”,“一口面”也称“加加面”,吃的时候要一口一口地慢慢吃,加加意思是为了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可以添加。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1260 年,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册封八思巴为国师,并在沿途设立驿站保证八思巴返藏时的安全。公元 1265 年,八思巴返藏途中,朵甘思地区的僧众以小碗面的方式向八思巴敬奉了盐井“加加面”,八思巴对此赞不绝口,从此盐井“加加面”以小碗加加的方式流传了下来。
吃过饭江海对大家说:“接下来我们马上就要正式进入西藏,今晚我们在芒康休息,需要翻越海拔4448米的红拉山。全程大约需要行驶三个小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家一听要进入西藏,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一路驱山赶海没想到今天才正式来到西藏。
红拉山属于横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