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根竹篾子和几根钻天杨的纬线紧紧地扎在一起。上面是的棚膜和用苇子编制的苫帘卷起来固定在墙头上,现在温度还高,根本用不着塑料薄膜和苫帘。新建的大棚已经完工,四分大的有一半田里种着,小白菜、菠菜、韭菜,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另一半育的是菜苗,有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豆角、芹菜、香菜有一寸多高。两人看到是江海十分高兴,父亲指着自己的杰作,对江海得意地说:“儿子,咋样?我和你柳叔这半个月的功夫没白费,肥料全是我们从粪厂买来的干大粪,地里上了一袋多,墙边还码着几袋。这东西种蔬菜最好,种的蔬菜特别的香甜,今年冬天这四分地的菜,够几个院子的人吃。这几天我们还想打一口机井,上面装一个水泵,田里淌水就不成问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江海笑着说:“你们太伟大了,这个大棚太有价值了。”说着拿出一千块递给父亲说:“这钱拿去差啥买啥。在立冬前从后院用塑料管从地下走两道电线,供大棚照明,接水泵。”
柳叔说:“这都是小事,我们能搞定,你就放心吧。”
江海看着两位老人有些心疼地说:“闲了你们去公园溜溜腿,到茶馆去喝大碗茶,跟别人一样打太极拳,玩玩扑克,过几天有限的日子多好。”
父亲说:“我们天生是土里刨食得命,有手不干活,有脚不走路,睡觉都不得劲。”
柳叔也说:“我们这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了,要懂得惜福,人啊,就像机器一样,一停下来就会生锈。”
江海知道难以说服老人,只好作罢。说:“快吃晚饭了,好长时间没和你们喝酒了,今晚我陪你们喝几盅,想吃啥好吃的,我去准备?”
父亲说:“我这一辈子,就好吃红烧肉,有一老碗肉我还能喝它七八两酒。”
柳叔对江海说:“在搞一盘花生米,我从田里拔些小白菜拌上就行。”
江海说:“我先回去准备,你们收拾一下随后回来。”
傍晚吃过饭,母亲、张姨坐在小凳子上,柳姐、张姐靠在躺椅上,风荷、文秀、小秀在院墙边荡秋千,江海、一儒陪着父亲、柳叔围着桌子喝酒。院子里二百瓦的灯泡照的整个院子如同白昼,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江海好长时间没有享受到这亲友团聚的欢乐场面了,心里感慨万千。这真是:
亲长阶前立,童孺巷里欢。 炊烟犹袅袅,笑语满庭间。
喜欢重回19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