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主要对于现场绝大部分人来说,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技术相对是比较超前的。
\n
甚至在此之前,这只是存在理论中的技术。
\n
谁也不清楚当这种技术真正被应用时,究竟能够展现出多么大的威力。
\n
所以突然看到翼龙无人机的这种变化,才会有种超出自己认知的表现。
\n
甚至就连随行的梁占军,此刻脸上也满是激动兴奋之色。
\n
知道对于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的研究,依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n
而值得一提的是,徐源和白新周等人,毕竟是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的研究人员,整个人的情绪还能够保持在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
\n
虽然神情隐隐有些激动,但却没有忘记及时下达新的指令。
\n
让操作人员持续追踪翼龙无人机的飞行速度。
\n
就这样在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的持续作用下,翼龙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还在上涨。
\n
到后面更是突破到了2马赫。
\n
已然直逼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
\n
不过在这个时候,尽管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的极限似乎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
\n
但最终徐源却及时停止了测试,在关闭感应式立场驱动装置之后,能看到翼龙的飞行速度又重新回落到原本的飞行状态。
\n
主要翼龙无人机的气动布局,在设计之初,所考虑的便是远航程重挂载,在设计上面所突出的并非是飞行速度。
\n
这点和无人隐身轰炸机还是有区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