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豫州太守之子,因这金佛不知费了多少周章,此时金佛就在江州境内。
若是金佛被在贼人偷去融掉,我们这两教寺荒废不说,这后山那些开荒之人,是否还会安心开荒,又是另一番说法了。”
牙牙这几日在两教寺盘旋好久 ,见后山有人开荒,自己也是羡慕至极。因为一般百姓家哪里有余粮开荒,自己口粮还不够吃,更别说有力气开荒地。
与祝文文对坐攀谈才知道,那些人原本是山贼被收入祝家,是祝家供给粮食,故而在秋冬也忙活不停。
他忘记自己盗贼的身份,问祝文文为何要收盗贼而不收流民。
祝文文被抓无人可诉,今见这少年郎来问。被绑之时难得有人与自己说话,见他真性情,也开始坦诚相待。
“如今年月不太平,若刚开始收流民进来。没有土匪的悍勇未必能保住自己运来的那些粮食。
自己也想等开荒之后收西流民过来。只是怕自己能力有限,养不起那么多人,反而一无所获。”
这牙牙听了,圆眼一睁说:“如何不能?我看有一处就非常了的。”
他竟大方说起自己流浪在赵家堡的事 ,他是个实在孩子,看见什么自然也就说什么。
他道:“前一个月,我们逃荒到赵家堡,见那个庄子里和别处不同。别的庄子是只有庄客佃户,可赵家堡兵是兵,庄客是庄客,我看他们便很好。”
被这小儿郎以提醒,祝文文简直是醍醐灌顶,自己去赵家堡住了十天半个月,竟还没有这小儿郎看的清楚。
自己总是纠结寺庙借的那些粮食不够吃,却没想过将兵农分开。人就是资源,自己一个先现代人怎么能被这古代思想所限制?
果然那句徒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也。随即她通了,竟然仰面哈哈大笑起来。
那牙牙见她全身被绑,还能痛快大笑,定是想通什么也跟着贺喜道:“祝首领,看来是参悟到什么,大师傅曾经说过,人有顿悟,其善大果。看头领这么高兴,就是大师傅说的其善大果了。”
祝文文和这少年郎认识不到一个时辰,他竟能为自己高兴,真是莫大的善缘。
祝文文见他丝毫没有盗贼的蛮横,竟还有些和尚的慧根,便问起牙牙的身世,也问起他们为何要跟那盗贼一伙。
少年郎道:“自己名叫牙牙是山东人士,自灾年便和父母兄弟一起逃荒在外,父母姐姐都死在逃荒的路上,只有自己和两个兄弟活了下来。
是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