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世易,某对始皇帝依然万分景仰,偶然得知嬴氏族人与此,自当拜会。来时匆忙,略备薄礼,以表敬意。”说着,送上一匣子鱼王药液。
中年人命人收下礼物,奉茶,然后请他入座相谈。
中年人问道:“方才你说,距离先祖上界已两千两百年有余,怎的还能到上界来?”
李云朗说道:“先祖留下线索,某循迹而至,于昆仑山,西王母神庙中,找到上界传送门,历千难万险,幸而至此。院判适才所言,在下所惑之一也,还望为某解疑。”
中年人说道:“西王母神庙,原来如此。既知西王母,可知其所为?”
李云朗说道:“下界实据全无,某所言仅为推测。某以为姬家自文王时期,演绎八卦,看似以后天取代先天,实则为稳固父权奠基,取代上古以来,崇拜母系之传统;至周公,立典章礼制,进而彻底废黜母权;至穆公,西王母献策,以钱币放纵人心欲望,以利害稳固国之根基,终受反噬。然穆公不知,西王母所图,实为困我华夏子民于斯。”
中年人面露惊讶之色,说道:“然也,李兄弟年纪虽轻,所推竟丝毫不差,嬴某佩服。实不相瞒,先祖之所以焚书,因方士所言,皆妖言欺世,其心当诛。先祖自幼仰慕长生之术,岂会自绝于道门?然则自西周王室衰亡之后,诸多先周典籍史册失佚,汝先祖亦只阅得三成;及至七国颓败之际,众多私藏典籍或毁或失于战火,埋于坟冢,以至后世子孙受人蒙蔽,不解真实。即使如老子之言,亦遭阴阳家、兵家、法家、纵横家乃至儒家篡改借名,后世所传,皆非原本。轩辕黄帝之时,修真全性者,千中有一;至大禹之时,万里有一;至商亡之时,百万中有一;至先祖一统之时,千万中无一。后世传承断绝,何以修真全性;况纵欲嗜利,虚耗天命,更有甚者,以百姓为刍狗,掠其气运,窃其所得,使其疲于奔命,本末倒置,富贵无极而倾覆有常。是故有此疑问。”
李云朗起身,又恭恭敬敬鞠躬行礼,说道:“院判所言,句句真理,后世之事,大多如是。某所惑顿解,为表谢意,请受某一拜。”
院判起身相扶,说道:“李兄弟无需多礼,你我一见如故,若是不弃,某略备酒宴,促膝相谈如何?”
李云朗笑道:“李某正有此意,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晚宴之时,李云朗取出仙酿和肉干鱼干,俩人相谈甚欢。
李云朗说道:“李某有一惑,世人皆以为始皇帝驾崩于东海之行,且陵寝至今完好,历朝历代皆未惊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