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则情绪有些不好,说道:“天地四方,万物明仰。一人之过,错上加错。”
曹羲恍然大悟:“额,这个倒是听到了,来的路上听到的,是几个孩子在唱,当时为兄我还觉得这歌谣有些牛头不对马嘴呢,它,有何不妥?”
四弟曹训说道:“二哥,你听不出来吗?天地四方,乃是一个‘宇’字,一人之过,错上加错,乃是一个‘爽’字,这句歌谣是在说大哥当政,做了太多错事,只有燕王曹宇受到各方敬仰,当取代大哥!”
“啊?这?”,曹羲一惊,赶紧道:“不至于此吧?是不是你们想多了?”
“二哥,您可能不知道,燕王一进城,就托人给大将军递了封信,劝谏他做这些年滥用武力,不恤民力,希望他改弦更张,息兵养国。”,曹训冷冷说道。
“这……”,曹羲其实也想说人家曹宇没说错,但看曹爽面色已经有些不好,还是委婉劝了一下:“兄长,这个想必应该也是燕王叔他关心朝局而已,应当没有别的意思。”
曹爽将手中宝贝一般的杯子放了下来,只是淡淡说道:“听闻燕王叔这十年都是安心呆在邺城的,我还以为他真的不理世事了,没想到,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事情,他倒是知道的很清楚嘛……”
“兄长!”,曹羲听着这个话头就不对了,赶紧劝道:“眼下宗亲云集,咱们不可鲁莽,这件事等到秋收大典结束之后,再讨论,您以为怎么样?”
曹爽闻言,稍微冷静了一下,面色稍微有些阴晴不定,随即说道:“也罢,既是如此,便日后再说。”,说罢,肥胖的身体,站了起来,晃晃荡荡地往后屋走了进去。
几个兄弟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曹则有些愤愤不平:“燕王叔这个时候入京,会不会真有取代大哥的意思?毕竟当年他可是差点成了大将军,能对大哥一点恨意都没有?”
曹训也觉得有道理:“以我之见,这些歌谣一定是燕王的人在制造声势。这帮子人贼心不死,说不定还指望着燕王上位,他们好领赏吧?”
曹羲赶紧道:“两位弟弟不可胡言!如此捕风捉影的事情,岂能随意定罪?再说了,宗亲齐聚洛阳,这个时候要是我们有什么异动,岂不是要交恶于他们?那样对大哥的地位又有什么裨益?这件事情,咱们可以在暗中查访,究竟是谁在后面散布,但不要摆到明面上了,不然,我大魏体统何在?”
曹训和曹则闻言也无话可说,曹羲说的也对,要是因为这种事情,就直接与燕王开干,那就显得曹爽太小家子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