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说道,“陛下慧眼如炬,他们就算有点小伎俩也是瞒不过去的。”
“慧眼如炬,”崇祯帝叹了口气,说道,“如果朕真的能做到慧眼如炬那就好了!”
王承恩不再说话,伺候崇祯帝多年的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接话茬,什么时候不该接话茬。
过了一会,崇祯帝说道,“叫内阁拟一个奖赏方案出来,无论如何,此次皮岛之战是难得的大捷,该有的奖赏绝对不能少,如果那些堂官连这些钱都要动,那朕不介意杀一些人。”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内阁和六部,杨嗣昌对于皮岛之战的胜利除了兴奋,更多的是有种头疼的感觉:
有了这场胜利,崇祯帝必然不会再同意与清兵和谈,甚至很有可能会组织战略进攻,那不是杨嗣昌想看到的。
在杨嗣昌看来,大明现在不应该把最精锐的部队扔在辽东这个无底洞,而应该全力以赴消灭流寇,流寇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此时就算赢了清军一两场,于战略形势上并没有什么改变,明军还是在两线作战。
但若是皮岛大捷属实的话……
不,杨嗣昌心中清楚,此时皮岛大捷就算没那么多斩获,崇祯帝也要认下这场大捷以鼓舞士气,顺带压一压辽西那群骄兵悍将。
想到这杨嗣昌又觉得这次大捷还是有作用的,他最近一直在头疼怎么在将大量军费倾斜到关内的情况下让辽西那群家伙不闹事,现在这理由不是来了吗?
人家义军都能打出这么辉煌的战绩,关宁兵这帮家伙还有脸要那么多吗?
当然,杨嗣昌不会因为这次大捷就将战略重心改在辽东,他还是觉得必须先解决关内流寇。
于是杨嗣昌思考了一阵之后向崇祯帝写了一封奏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那就是朝廷不能因为一次胜利而改变战略,当然该给的奖赏不能少,不过可以换一种方式:
比如朝廷可以给这支义军以大量兵额,设立新的军镇,并赋予其较大的自主权。
而作为交换,东江镇应尽力做到自给自足,并在合适的时候发动进攻,牵制清军,使清军无法在明军清剿流寇的时候进来捣乱。
崇祯帝看着杨嗣昌的奏章陷入了深思,过了一阵,崇祯帝让王承恩召杨嗣昌进宫,他准备亲自和杨嗣昌在谈谈。
在和杨嗣昌交谈了一阵之后,崇祯帝最终同意了杨嗣昌的建议,很快,大明朝廷就给出了奖赏方案:
义军将领陈秋率军大胜清军,军功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