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要麻烦上许多,军队和朝廷只需要考虑大军需要多少民夫就行了,而他作为本地的父母官需要考虑的东西可就多了。
若是本地因为民夫征调而影响了秋收或是春耕,进而导致了来年的粮食出现问题而出现饥荒,朝廷只会看征调的民夫数量是否超过了本地原本应该承担的劳役限额。
若是没有超过,那么即使这些民夫确实是因为征调而耽误了耕种,到时候这口锅依然是要扣在县令头上的。
县令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民不聊生,不谈这都民不聊生之后要怎么刮油水,就是为了往上走一走也不会希望自己管理的地方出现人食人的惨状。
只是这五百人虽然并不伤筋动骨,但若是之后战争继续,不仅这些人无法准时回来参与农业劳动,柏溪镇作为最靠近前线的镇子甚至有可能再次被征召好几次。
至于下面要求的那些铁匠,木匠,石匠,剃头匠什么的都好满足,只是那再往下面的大夫实在是有些为难他了。
“那就要麻烦县令劳碌劳碌了,这是命令,我也只是一个负责传令的,希望大人不要难为我等。”
县令苦着一张脸收下了这份征调,之后他看来是要去一趟军营里面了,这百草堂当真是害人不浅。
一般像柏溪镇这样的镇子都是有三四家药店的,遇到这事情送七八个学徒再加上一两位有本事的老师傅也就成了。
这也是征兵官这边的逻辑,但显然的是,柏溪镇的情况不太一样,他们这里可以说是就一家百草堂独大,剩下的几位老大夫县令也不是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都属于吊着口气的。
去一趟梁城估计都够呛,派到军队里面去随军,怕是半路就要被裹着草席送回来,到时候他派这老弱病残去军营里面随军,不仅面子上不好看,也会让军队那边以为他这是一种不配合的态度。
这队士兵被长官安置在了柏溪镇的粮仓周围,那位军官进入粮仓之中清点完他们需要的粮食,拿到县令的手令的他就开始指挥自己手下的士兵换防。
“小将军,不知道这次统领中军的是哪位将军,在下想要就物资一事拜访一二,也好更好的协助大军。”
“是黄老将军,不过你要是想要我去帮忙给你送拜帖那还是算了吧,我隶属于梁城卫所柳将军的麾下,只负责粮草押运,民夫征调,那大军是从京都那边调过来的,我和你一样也不熟。
对了,你知道规矩的吧。”
正在清点此处粮草的军官随口解释了一句,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