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难度吹高一些,怎么体现技术先进性?
\n
说完了,智云微电子的等效七纳米工艺之后,徐申学才话锋一转:“我们耗费了无数的资金,无数工程师的努力最终才完善了七纳米工艺!”
\n
“那么用这种工艺做出来的芯片是什么样的?”
\n
徐申学这个时候,从口袋里掏出来了一枚小芯片:“这就是我们用最新的七纳米工艺制造的s903芯片,也是我们新一代s18系列手机上搭载的soc芯片!”
\n
“它拥有惊人的八十三亿个晶体管,但是体积却是只有上一代的s803芯片的百分之八十!”
\n
“这是因为我们采用的七纳米工艺,其晶体管密度达到了每平方毫米一亿个,比上一代的十纳米工艺的每平方毫米五千五百万个,晶体管密度提升了一点八倍!”
\n
“比十二纳米工艺提升了二点三倍!”
\n
智云微电子里的十四纳米、十二纳米、十纳米,这三种工艺都是建立在双重曝光的技术基础上,严格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技术路线,但是在晶体管形状以及其他技术细节上进行了改进。
\n
其中的14/12纳米工艺高度类似,连晶体管密度都差不多,只是十二纳米工艺的功耗更低,严格来说智云的12纳米工艺只是14纳米工艺的低功耗版本……低功耗可以把面积做的更大一些,芯片的晶体管总数更多一些。
\n
因此采用十二纳米工艺的s703芯片,其体积是要比采用十四纳米工艺的s603更大的,带来的性能也更强。
\n
而等效十纳米工艺,则是在十二纳米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把晶体管密度做到了每平方毫米五千五百万个,几乎是把双重曝光技术压榨到了极限。
\n
而到了现在的等效七纳米工艺,则是采用了全新工艺的四重曝光技术,晶体管密度直接飙升到了每平方毫米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