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武帝曹操直接表请刘琮为青州刺史,且还是挂名没有实地赴任的那种。
\n
这五点便是夏侯惠奏表的内容。
\n
也是让曹叡看罢后,便诏令让雍凉、淮南与荆襄阳三大战区都督,修表计议伐辽东战事的缘由。
\n
他不是对夏侯惠无有信心。
\n
而是想知道各都督的计议是什么,看看有无为夏侯惠拾遗补阙的可能。
\n
曹叡这点就特别好。
\n
只要战略定了,他就不会干涉都督的临阵决策,不仅给予全部的信任,且还会尽心配合着。
\n
先前司马懿的千里请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n
不过,此番三大都督的上疏呈上后,他看罢了就将之与夏侯惠的奏表一并封存了。
\n
因为他们所奏表的内容,夏侯惠都有提及。
\n
倒不是说,夏侯惠的谋略已然盖过了他们,而是他们对远在辽东的战事无法巨细皆表,唯有泛泛而谈,再附上一些提醒。
\n
如镇守淮南的满宠,就提及了贼吴有可能兴兵的可能。
\n
而镇守荆襄的暮气沉沉的夏侯儒,或许是因为此番战事主将乃本家的关系,在上疏中言辞一改往常的中庸。很是轻蔑的声称辽东公孙不过冢中枯骨而已,之所以能历三世,那是因为庙堂无暇顾及他,现今发大兵讨之,必然会旗开得胜、无往不利,让曹叡毋庸担心战事不利云云。然而,对于战事的拾遗补阙上,他却以不熟悉辽东那边状况为由,什么建议都没有给.
\n
镇守雍凉的太尉司马懿所表,则是敢言得多。
\n
他虽然没有亲临过辽东,但却对那边的状况颇为了解。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