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携带了大量的资财,还将战马增加到了三百匹,声称若是吴国孙权若愿意接纳辽东为臣,不计前嫌发兵来救,他日后每岁都以两百匹战马、四百匹骑乘驽马为上贡江东。
\n
许完利益后,便老生常谈的分析起唇亡齿寒的道理。
\n
说什么魏国若是将辽东灭了,便是真正的没有了后顾之忧,日后将会有更多兵力用于对战江东的前线。
\n
最重要的是,魏国将得到辽东已然很成熟的航海技术。
\n
江东赖以大江天险、精锐水军来抵抗魏国,若是魏国依托辽东的技术将水师也发展起来了,日后吴国恐就难以大江为屏障了。
\n
说白了,就是辽东存就是裨益于吴国。
\n
若是孙权大人不记小人过,那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皆大欢喜。
\n
当然了,公孙渊并没有将所有寄托在吴国君臣上。
\n
两地相隔太远了,远水救不了近火。
\n
辽东周边的鲜卑部落、高句丽与扶余国以及肃慎国才是看得见的助力。
\n
已然达成弭兵协议的高句丽不必说。
\n
他再次派遣出使者奉上礼物,重申魏国对高句丽已然与江东媾和的事情知晓,让他们莫要在魏军来伐之时趁火打劫、闹出魏军攻灭了辽东后复攻打高句丽的笑话来。
\n
嗯,他没有指望高句丽能出兵相助。
\n
彼此之间攻伐多年,仇恨积累得太多太深了,若高句丽当真遣兵来相助,他反而还要分出兵力来监视,以防不测。
\n
对于远在不咸山(长白山)的肃慎国,他也是如此心思。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