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排
\n
但天地可鉴,自己当真没有这层心思啊!
\n
他想拉上毌丘俭一起,真就很单纯的想还一份人情而已。
\n
什么结交封疆方伯、拉拢地方大员等心思,那都是丁谧自以为的。
\n
带着这层思虑,他寻到丁谧后,不二话便直接先将自己对定辽东之后思虑的一一说了,让丁谧参详之余,还如此谓之,“彦靖,我知你有心裨我庙堂权势,只是我与毌丘使君乃道同之交,不论各自利弊,唯同心同德但求有裨于社稷耳。若为国谋事之时,我间杂个人私利,恐自此恶了他,不复亲善也。”
\n
此时的丁谧正在研墨,打算将他及的定辽东思虑录在书。
\n
待听闻他后面这句叮嘱后,便随手将墨块放下,脸上非但没有半点被道破心思的赧然,反而还有些惋惜的砸吧了下嘴巴,说道,“听稚权定辽东后思虑,本以为稚权已然窥见庙堂世故矣,但尔今看来,稚权还得多磨练磨练。”
\n
说罢,不等夏侯惠反驳,便肃容道出缘由,“诚然,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只是稚权莫要忘了,你与毌丘使君乃何人也!此时此景,能以君子自居乎!”
\n
我乃谯沛子弟、毌丘俭是潜邸故旧。
\n
在某种意义上我与毌丘俭之于天子曹叡,犹如昔日曹真司马懿之于先帝曹丕.
\n
如果我们二人比天子曹叡短寿,那就是努力为曹叡的身后名添加美誉之人;若我们二人比曹叡长寿,那就是矢志捍卫皇位新旧安稳交替、让新君顺利掌权且魏室长久的人。
\n
如此,他们二人就不能以君子自居了。
\n
身为天子的马前卒、执行君王意志之人,少不了有“大忠似奸”的时候,又怎么可能受礼法与道德约束。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