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能入中军,谁又愿意在边陲戍守呢?
\n
况且,夙来与乌桓各部落相善的左家,也不想让子弟在幽州戎服啊~
\n
万一碰上个不良官僚,直接诬陷左家阴结乌桓部落意图叛乱什么的罪名,那就是有嘴也说不清了。就算是自证了清白,也会由此在州郡主官心中种下一颗刺了。
\n
是故,听罢夏侯惠的言辞后,左骏伯当即便声称自己三日后便赶往柳城,定能将乌桓部落给说服内附。
\n
且为了证明自己并非妄言,还将那边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遍。
\n
先前魏武曹操在白狼山大败三郡乌桓时,并没有将所有亲袁乌桓部落都攻灭或降伏,还有个别部落带着残余族众随着袁尚、袁熙跑去了辽东。而待公孙康将袁尚、袁熙传首给曹操后,他们这些部落又逃回来了高柳、阳乐、昌黎等地苟延残喘。
\n
值得一提的是,阳乐县与昌黎县分别是辽西郡、辽东属国的治所。
\n
但源于前朝末年北疆边塞几乎失守、杂胡内迁,且加上袁绍坐拥冀州时恩结三郡乌桓,用之袭公孙瓒后方;待公孙瓒覆灭后,自辽西郡渝关以西至辽水以东的疆域,也都成为了乌桓部落的栖息地。
\n
这便是魏武曹操将三郡乌桓迁徙归来燕山山脉以南的最大缘由。
\n
让他们继续留在燕山山脉以北,中原王朝根本无法形成有效节制,亦是在养虎为患。
\n
故而,亲袁的乌桓残余部落逃回柳城一带后,填充着辽东与魏国之间缓冲地带,是有机会再次将部落壮大的。
\n
只不过,魏国与辽东公孙没有功夫搭理他们,但却是有鲜卑部落南下了。
\n
是白部(慕容部)鲜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