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恰好占据了城北码头,此处离北面秋浦河入江口约有750米。设置在河口的探哨发现元军战船后,乘坐4桨小艇飞速返回码头报信。
\n
此段秋浦河宽约100米。廖永安立刻下令30艘魛鱼舰分为两路在码头下游100米远的河边列阵埋伏,距离河心大约50米。每船有10名弓箭手、20个手刀兵。廖永安的指挥舰位于秋浦河东边队列的中间。
\n
在秋浦河入江口,元军的中型战舰升帆借助北风,成三行向南逆行。由于天色渐暗,当驶进伏击水道大约100米后,才感觉两边好像有埋伏,可是为时已晚。
\n
廖永安在指挥舰的旗杆挂上两盏蒙着红纱布的马灯,发出信号,命令两路同时进攻。两边的10浆伏舰马上顺流斜插向前,距离对方30来米时,无数火苗箭纷纷射向敌船,在灰暗的河面上空形成壮观的美景。
\n
元军前锋十几艘船只的帆布均被箭火点着,燃烧起来。元军急急忙忙落帆、灭火,并划桨调转船头。后面的敌船见有埋伏火攻,大惊失色,急忙调头撤退。
\n
这时,吴军的30艘魛鱼舰已经靠近着火的敌船,手刀兵踊跃冲上敌船,奋力拼杀。一些元军士兵纷纷跳水逃命。最后,十余艘敌舰和一批元兵被吴王红军俘获。至此,吴王水师的正规中型战舰达到50多艘。可以运兵13000多人。
\n
占领、巩固了滨江城池州,在应天府(今南京)的上游南岸和太平府构成两道重要的江城屏藩。其下游则有常熟、江阴、镇江三座江防翼城,吴王的行省王城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
\n
捷报送到应天,朱元璋喜不自禁,对马夫人说道:“常遇春、廖永安不负我望,没看错他们。”。
\n
常遇春虽然杀了俘虏洪元帅及亲随,因屡建战功,吴王非常器重他,没有责怪。擢升其部将吴祯为天兴翼副元帅,调到江阴,协助吴良镇守。
\n
朱元璋很注意把有亲属关系、老乡关系或好友关系的将领搭配在一起。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