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埜先写信通告全军降附并非真心。其辞带有激怒众将不从的意味。不料陈兆先和那些武夫将领哪里看得出他的鬼心眼,惟命是从,真心降附。陈埜先自责失误,整天惴惴不安。
\n
第一次攻打集庆前,陈埜先悄悄对他的总管说:“尔等攻集庆,勿力战。等我得脱还,复与元廷合(会合)。”
\n
张天佑无功而返后,朱元璋分别找来陈埜先的几个千夫长了解他们的战况,其中一个揭发了陈埜先的谋划,说总管、镇抚传话“勿力战”。
\n
朱元璋对左右解释说:“我亦知其不诚,然杀之恐失豪杰心也。”
\n
于是,朱元璋召见陈埜先,说道:“人各有心,识见不同。从元从我,任尔所适,不相强求。尔可回矣!”
\n
陈埜先则虚情假意发誓道:“在下已跟朱公,若背再生之恩,人神共诛之。”
\n
八月戊辰(十五)日,元廷下旨:任命中书省平章政事(从一品)达实特穆尔为江浙行省左丞相(从一品),进驻杭州路城,指挥讨伐起义军,并可便宜行事。
\n
不久,又下诏命令河南江北行省左丞相泰费音统领淮南诸军攻打被起义军占领的诸城,命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从一品)勒呼穆调所部苗军听其节制。
\n
再说陈埜先、朱元璋。他既然发了誓,朱元璋只好让他留下。随后,和陶安、汪广洋商议:如何对付陈埜先?
\n
陶安建议道:“他的兵多,可让他独攻一城。派监军带一支部队跟随,他若佯攻,就绑了他,以军法论处。”
\n
汪广洋赞同。朱元璋也觉得这个建议好。决定命他攻占溧阳,这样可以产生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是:他攻下溧阳,兵力少则损失两三千,多则损失四五千。二是:证明他还不想背叛自己,占据溧阳可以解除溧水的后顾之忧。三是:让他的人马有个地方自食,不用拨粮供养。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