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开山蚂蚁,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族群,并且还在不断的壮大之中。
当初曾凡设想的是挖开西面花岗岩为主体的大山,蚂蚁自身系统和伴生菌群也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设计,当时做出来后基本上也算成功。
不过,跟他想象的挖出一个向西的山洞不一样,以生存繁衍为最高本能的蚂蚁对于挖掘方向没有执念,哪里好挖自然就向哪边发展,族群扩大到一定数目就开始分穴,向周围扩散。
他骑着老虎巡视一遍后发现,沿着西边的山脉从上到下,从南到北,到处都是蚂蚁,并且还在不断向北发展。
开山蚂蚁和伴生菌群生存以转化花岗岩中的硅、铝、钾、钠、钙、铁、镁、氢、氧、氯、碳、磷等元素的氧化物获取能量,他们的代谢产物要么变成气体或者水分挥发,要么就是以单质或者混合物形式堆积。
设想的很美好,只是与现实产生了一些偏差,蚂蚁确实能分解花岗岩,可是它们代谢的产物同样也不少,这些物质堆积到一起并不比原先的花岗岩占用空间少。
蚂蚁的小身板,也不可能把这些废弃物弄到太远的地方去,自然是前面挖掘,后面堆积,堆积物中留出的孔隙就是它们的巢穴。
曾凡看到的结果就是,开山蚂蚁确实在啃食西面的花岗岩山脉,雪线以下感应所及的范围到处都是,它们并没有把山体挖塌。
只是把山体结构换了一种形式,内部多了很多空隙,经过开山蚂蚁的处理,这种消化后的混合物强度并不比花岗岩差,某些局部甚至更强。
生物的繁衍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确实强大,只是可控性太差,想要往西边去,曾凡仍然要爬山才行。
不过这些蚂蚁也并没有白忙活,曾凡捡起一块蚂蚁代谢的产物分析了一下,硅、铝、铁等许多元素都是以单质结晶的形式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