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司机端的全链路响应时间。”
“精简后台逻辑,升级服务器响应能力,优化APP端与后台的通信协议。”
“目标将广城区域的平均接单时间缩短至10秒以内。”
“......”
整个技术团队如同精密的仪器高速运转。
键盘敲击声如同暴雨,屏幕上滚动的代码和跳动的数据流构成了独特的战歌。
变化,在用户端悄然发生。
傍晚,广城CBD,闪耀大厦楼下。
白领林莎疲惫地拿出手机,同时打开了嘀嘀和闪电。
她需要尽快赶去城西参加一个聚会。
闪电APP:显示附近有5辆车,预估等待时间......8分钟?
林莎皱眉,平时这里车很多啊。
她点击呼叫等待了约25秒,系统提示‘正在为您努力匹配车辆’......
又过了15秒,终于有司机接单,但显示司机过来需要7分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等待时间预估超过15分钟!
林莎烦躁地取消了订单。
切换到嘀嘀APP:
刚打开,就弹出一个提示:
“检测到您位于晚高峰热点区域,已为您提前调度车辆,预估等待时间2分钟。”
林莎将信将疑地点了呼叫,几乎在点击完成的瞬间,手机一震:
“司机王师傅已接单,距离您800米,预计2分钟到达!”
我的天啊!
这么快?
林莎惊呆了。
随即心头松了口气。
速度这么快,一定可以及时赶到!
次日早高峰,科技园通勤路线上。
程序员小陈习惯拼车省钱,他今天尝试了嘀嘀的拼车。
路线:系统匹配了两位顺路的乘客。
小陈上车后发现,司机师傅的路线规划极其合理,先接了一位只偏离主路几百米的乘客,再接他,最后送另一位乘客去的地方正好在去小陈公司的主干道旁。
全程只比独乘多花了不到10分钟!
而且车费便宜了近一半!
小陈非常满意。
同时,他同事用了闪电拼车,结果司机绕了一个大圈接人,同事在车上多花了近25分钟,差点迟到,怨声载道。
“这方面,嘀嘀好像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0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