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东南风徐徐,刘盛趴伏在船上左右观察心中发苦。
\n
一次出逃的屯民太多了,临走还杀了屯田吏,这个责任太大了,他背不动。
\n
留着等候处置是死,还不如试着追捕。
\n
又过了十几个呼吸,船队秩序恢复,落水者纷纷打捞。
\n
刘盛才在亲兵搀扶下爬起来,箭矢未能洞穿铠甲已然跌落船上,而右肩铁矢没入寸余。
\n
看清楚弩矢,周围屯军无不哗然,聪明的已经开始挪步远离刘盛向后退,小船也有意识避开一些。
\n
刘盛右臂不能动,他看着刚打捞上来的另一名亲兵,又左右观测,安慰附近人:“贼人甚少,不足虑。”
\n
刚代替指挥的亲兵搀扶刘盛盘坐在地,劝说:“天色已晚,再做追击,贼人设伏实难侦查。”
\n
这亲兵刚说罢身子一颤,难以置信低头,胸前完好,想要伸手去摸背心,剧烈疼痛与恐惧令他瘫软跪在刘盛面前。
\n
“退!快退!”
\n
刘盛侧身躺在船上对附近呼喝,南岸老人不由叹息。
\n
原本等到天黑就要撤离的,结果刘盛追的不快也不慢,恰恰在天色迟暮时抵达丰水口。
\n
老人提着空弩向下游快步走去,那里舟船处起了争执,随着老人登船争执停止,十一人默默划船顺流而下。
\n
下游两三里处,等候在这里的另一个老人已扎好两大捆芦苇。
\n
一捆芦苇推到北岸芦苇茂密处引燃,一捆则在南岸作为火种。
\n
夜里风势不大,但两岸芦苇实在是茂密,纵深又大,火势异常迅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