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62艘巨型海船,余名官兵和水手组成庞大船队,出使西洋(今南洋加里曼丹以西至非洲东海岸一带)。
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先后到占城(今越南南方)、暹罗(今泰国)和爪哇、苏门答腊、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等地。
使命是送忽鲁谟斯等十六国使者回国,同时将锦、绫、纱、罗、绮、绢等物分赐给各国国王。
当时沿途经过的苏门答腊、满剌加、榜葛剌(今孟加拉国)等16个国家,还带着各国贡物随船队返回了大明。
那次航行,最远到达了祖法儿。
第二次是,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六月,
那次也是跟随三宝太监和家父下西洋,
船队从五虎门出海,先后到达占城、爪哇、满剌加、锡兰山、忽鲁谟斯等17国。
其间,还曾派了一支船队访问了阿拉伯半岛上的祖法儿(今佐法儿)、阿丹(今亚丁);
同时,还派出由熟悉外交、贸易事务及翻译等7人组成的考察组,随天方国(今麦加)船只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三月,
三宝公公病死于古里后,
船队由家父王景弘统帅返航,同时西洋十余国也派出使臣随船队,到我大明朝北京朝贡。
第三次是,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七月,
那次,三宝公公已经病故了,我们两兄弟是跟随家父王景弘,一起下的西洋,
船队先到苏门答腊,后到爪哇。
那次路线较进,
回国时,苏门答腊国王还派遣其弟哈尼者罕随船队到我大明北京城朝贡!”兄长王祯就这三次下西洋情况给朱祁镛做了详细的禀告。
朱祁镛想了想,再次问道,
“两位爱卿,既然跟随三宝太监和你们家父两次出海下西洋,
那三宝太监和你们家父是如何分工的呢?
谁人负责指挥大战,谁人又负责统筹全局呢?”
这次是弟弟王英回答道,
“陛下,
在下西洋的征程中,
三宝公公郑和是,总揽一切公务的统帅。
而家父王景弘是负责和船工、水手协调合作,作为航海技术方面的统领!
具体就是
航海前,由家父王景弘负责船舶的征集与修建、航海技术人员的甄选、航海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