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方传来,一架架涂着绿色迷彩伪装的C-47运输机缓缓降落在新铺好的穿孔钢板跑道上,溅起大片尘沙。
这批飞机带来的,可不是普通的补给,而是安民军空地一体作战体系的利器:搭载“望夷”型50千瓦低空搜索雷达的CCKW道奇十轮大卡车、配套的电子射击指挥仪,以及崭新的40mm博福斯防空炮。
虽然40毫米口径的VT近炸引信尚未研发成功,但有了雷达引导,防空炮已具备了初步的预警与半自动指挥射击能力。
雷达捕捉目标后,将实时数据传输给电子射击指挥仪,指挥仪再解算出最佳拦截参数,并通过电动机与驱动机构,直接操控防空炮的高低、方向,使炮手们能迅速瞄准飞行中的敌机——这一套系统,堪称提前跨入了冷战初期的中低空防空水平。
至于高空拦截?
那还得靠导弹技术。
毕竟导弹这个东西,无论是安民军的科研人员,还是重金请来的意呆科学家,都是两眼一抹黑。
哪怕张弛已经给出了大致思路,还有从系统兑换的合成人科学家辅助,可如此崭新的课题依旧让众人感到头皮发麻,毕竟导弹这东西是个涉及无数当下顶尖领域的大合集,很需要一个钱老那样的大才来担任总体工程师,负责带头。
对此张弛觉得也只能等战后看看能不能请到钱老,或是从汉斯那边薅几个科学家过来了,冯·布劳恩薅不到,薅几个参与了V-1、V-2研发的助手也好啊。
不过当下,张弛的主要精力还是投入在迅速攻下狮城,进而南下抢地盘的进程上。
而与此同时,在距离安民军野战机场不到几十公里的地方,土肥原贤二终于如梦初醒——敌人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修了一座机场!
“诸君!此战,必胜!”
在狮城残破的、已经遭遇安民军多次轰炸的旧机场内,一场属于陆军第 55 飞行战队的简单而沉重的“壮行式”正在举行。
破旧机库里,点着几盏昏黄的汽灯,昏暗光影映照下,一位瘦削的陆军少佐挺直脊背,举着手中的粗瓷酒杯,高声喊道:
“诸君!此战,必胜!”
列成两排的飞行员们齐刷刷立正,头上绑着写有必胜,画着红丸的白布条(钵卷)。
虽然人数不足二十,但他们的神情异常肃穆。
没人说话。
少佐抬手一挥,所有人一饮而尽。
杯中并非烈酒,而是稀薄发酸的清酒,随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