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臣,刘之风叩见陛下。”
\n
“平身!”
\n
许赐复站起来说道:“陛下,您之前所说的建设五年义务教育的事情,臣已经在北直隶开始兴建……”
\n
有明一代,从太祖朱元璋开始,对学子的待遇还是十分优厚的,如童生过了院试、府试之后,便是秀才,可见官不拜,若是中了举人,那出去彻底翻身做主,进入士的阶级,一步登天。
\n
但也正是给了这些士绅们太多的特权,以至于他们中举,中了举人之后,开始为自己的家族谋福利,开始大量的侵占、兼并土地。
\n
朱元璋也曾力推全国上下建立社学,也就是15岁以下的子弟,读书认字,主要就是为了让他们学习道德礼仪、政策律令,可惜数次推行,却没有成功。
\n
其中缘由,很大原因在于没钱。
\n
但也正是如此,八股文盛行,科举愈加的僵化,官学衰败,反而士绅们办学,大行其道,特别是那些宗族兴办的学堂,私人学堂,成了大明中后期的主流。
\n
如此那些学子们被士绅们笼络,成为他们的附庸,士绅宗族的势力也愈加壮大,发展到最后便成了族学。
\n
族学只招收宗亲子弟,或者是亲友的子弟,寻常人家想进入,便要拜码头,要坐师礼,也就是要成为人家的嫡系,才能进入族学之中学习。
\n
这样人家才会认真教你,甚至出资助你前往参加科举。
\n
一旦高中,首先反馈的就是家族,而非朝廷,许多事情即便是有心也是无力,因为他要照顾背后士绅的利益。
\n
这也是为何大明中后期,税赋越收越少关键原因。
\n
也是皇权不下乡,里甲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