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想要当官?
\n
那你得先出身名门,之后还要在朝中有人脉有靠山,在这样的前提下,你钱或者消耗人情请托关系,才能在无数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踏入官场。
\n
想靠功劳和能力升迁?
\n
天真!
\n
历朝历代,建国初期还能保证国运蒸蒸日上,来是因为广纳英才,看重能力和才干多过背景和关系。
\n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材筛选的标准渐渐就会向着出身和人脉看齐,进而导致一群尸位素餐之辈掌握权力,最终朝政败坏到无法挽回,稍微来点天灾人祸,立刻就是全面崩盘。
\n
王景深知军队战斗力的关键,首要就是思想建设,其次是晋升机制,再往下才是后勤保障和技能训练,所以王景在建立新军之时,便着手打通了从普通士卒到校尉级的晋升路线,让哪怕出身微寒的小兵,也有成为将军的可能。
\n
而在推行了这个制度之后,军队的士气也确实高涨了许多。
\n
士卒们的学习热情也普遍提升,毕竟军官都要识得至少三百个常用字,还要能背诵军规,以及考核兵法常识,没有一点本事,可坐不稳位置。
\n
王景带着高顺和吕布,都还没来得及多说几句话,便先独自一人微服私访,去营中查探情况,看看新的军制具体落实得怎么样了。
\n
走进靠北的一个营盘,还未进入,王景就听闻营中有兵刃相交及喧哗之声。
\n
定睛一看,原来是中垒校尉杨业,他出身弘农杨氏,在灵帝时便出任屯骑丞,曾跟随张温征战过西凉叛军,之后在王景与董卓的争斗中果断投靠王景,在王凌出任河东太守之后他便接管了北军八营的中垒营,一直协助高顺镇守京师。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