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虽然盛产马贼,却偏偏不产战马。
\n
因此能有一匹好马,对许多流贼而言,几乎是多了一道能够保命的护身符。
\n
昌豨当初称霸泰山一带,就是因为他趁着天下大乱之际,抢到了不少战马,可惜后来与王景一战,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骑兵家底,就亏了个一干二净,否则也不至于寇略琅琊东莞的时候,差点被陈登灭掉了主力。
\n
如今有了这些战马,昌豨完全可以组建一支纯粹的骑兵部队,到时候在徐州境内肆意横行,凭着强大的机动性来去如风,谁又能奈何得了他?
\n
而这也正是郭嘉的计谋,五百匹战马对其他诸侯来说或许珍贵,但是已经打败了南匈奴,重新夺回河套之地的王景军,已经不怎么缺战马了。
\n
区区五百匹战马,如果能换来两年平稳发展的时间,还是相当划算的。
\n
而拿了好处的昌豨,也确实不负所托,立刻带着手下,返身杀入徐州,先在琅琊闹腾了一阵,然后顺势南下,杀入东海郡境内,到处杀官劫道,搅乱局势,让徐州人人惊惧,不得安宁。
\n
陶谦虽然年事已高,却也是个老兵痞子,一怒之下便严令手下进兵围剿。
\n
奈何昌豨这次学乖了,不占城池,不据郡县,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跑,和陶谦搞起了敌进我退,敌疲我扰的游击战术。
\n
他仗着自己这一方全是精锐骑兵,来去如风,用运动战秀得陶谦的一众手下头皮发麻,根本拿他毫无办法。
\n
当然,这里面也未尝没有郭嘉的功劳。
\n
早在昌豨再次进犯徐州之前,郭嘉便曾暗中点拨了他几句,为昌豨认真分析了徐州境内的局势,让他只在陶谦的地盘上闹腾。
\n
如此一来,陈登和萧建等本地豪族利益并未受损,因此一个个也乐得袖手旁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