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蔡邕也在讲述着上古乐舞秘技:“《诗序》曰: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然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觉手之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
\n
“六代之时,虞有《云门》,尧有《咸池》,舜有《韶》,及至夏朝,则有《大夏》,商作《大濩》,周成《大武》,此皆上古乐舞也。尧曾经作咸池之舞,以享上帝。而舜亦执干戚舞,使诸苗部落臣服……”
\n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n
蔡邕不仅是经学大家,同时也极为擅长书法和声乐,所述之内容,更是直指大道,将音乐对人的影响,阐述得极为透彻。
\n
所谓音乐,由心而生,随心而动,在上古之时,就被人族先贤用于沟通上苍和祭祀天地。而许多乐舞,也因此具备了不可思议的威能。
\n
而武功的起源,便是乐舞中的舞蹈。
\n
讲课完毕,蔡邕有意考较弟子才学,便笑着开口:“《尚书》有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在座诸位皆为我大汉之青年才俊,不知谁有佳作,可与我分享一二?”
\n
此话一起,在场不少学子纷纷响应。
\n
这对他们当中的不少人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出人头地的机会。
\n
而这其中,就以河东卫氏出身的卫仲道表现最为出众。
\n
卫仲道家世不凡,河东卫氏的先祖卫青乃武帝时期的镇国神将,曾与霍去病一同北逐匈奴,留下名传千古的赫赫武功。
\n
而卫仲道不仅才华出众,而且本人还生得俊秀出尘,在座的众多弟子之中,蔡邕对他最为满意。
\n
看着经馆内,一众弟子踊跃表现,羊瑄却是好奇地打量起了王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