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安南是一国的事情,只说安南是一个省,更不承认阮福映是一国之主,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得到满清的册封,那也算是对阮福映有了个交代。
\n
陈刽倒是没有为难郑怀德两人,想去北平尽管去就是了,反正我不承认,你要是得了满清的册封,到时候更是有了打你的理由。
\n
两人告退后,陈刽拿起政事摘要看了起来,陈刽不通政事,所以一般也不会过问政事,不过作为华夏部的领袖,各部政事都会送一份摘要给陈刽过目。
\n
同时还有酸秀才的记录摘要,以及参谋部的军报摘要。
\n
此时陈刽手中的是组织部的摘要,韩远霄建议在江南地区大面积举行一次科举,以选拔贤良之才为用。
\n
陈刽点了点头,拿起朱砂红笔在这个建议前面画了一个圈,表示非常赞同。
\n
第二份摘要是税务部的,副部长江淮认为可以适当的增加一点农税,以充国用,而不是钱购买粮食。
\n
陈刽皱眉冷笑了一下,拿起黑色的墨笔在打了个叉,想了想,批注道:国用不在普通百姓手中那几颗粮食。
\n
之所以是副部长江淮的建议,也就是说这只不过是一个试探罢了。
\n
其实这些事情他们可以自行处理,不管是进行科举选拔贤良之才以充实官吏,还是增加一点赋税,原则上其实都不用征求陈刽的同意。当然,前提是他们自己愿意承担事情带来的后果,科举取士还好说,韩远霄的意思其实是和陈刽打个招呼,目的是为了得到军方的配合而已。
\n
可加税就没那么简单了,如果没有得到陈刽的同意,税务部如果敢贸贸然加税,还是加农业税,绝对会被百姓指责,甚至有可能会闹到司法部去。
\n
到时候江家必然得交人出来顶罪。
\n
看了税务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