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
\n
而契丹内部始终存在一批坚守草原本位,并不打算对中原投注过多精力的人,他们愿意有限度地对中原用兵、结盟,从中获取好处,但倘若有风险,他们并不愿意因此影响到契丹内部。
\n
因而,如耶律德光这样坚持要对后晋用兵的行为他们是不赞同的。
\n
于是,述律平就和耶律德光有了如下对话。
\n
述律平问耶律德光:“让汉人来当我们契丹的君主,可以吗?”耶律德光回答:“当然不可以。”于是,述律平接着道:“那你为什么想要当汉帝?”耶律德光并没有就此回答自己想要当汉帝,而是说:“石氏负恩,不可容。”——因为石家忘了我契丹的恩义,因此不能留着他们。
\n
最后,述律平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如今虽然得到了中原地区,但却并不能够长久居留。如果哪一天因此遭遇挫折、跌个大跟头,只能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n
虽然述律平的话代表了契丹内部草原派的态度,但耶律德光毕竟已经登基多年,又有了燕云地区的功绩支撑,以及他通过南北官制任用的一批愿意支持他的人,因此,他第三次南下的计划并没有被动摇。】
\n
辽朝,会同元年。
\n
耶律德光看着自己两次南下的失败经过,并不做声。
\n
他不否认自己对中原是有些想法的,这也是继承了父亲的态度,当年耶律阿保机其实就已经对中原有所向往,只是一直时机不够成熟。
\n
他也不否认,倘若石重贵一直对他恭顺有加,自己也有可能会对中原动手——石重贵的态度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线,并不是引发他对中原动手的导火线。若是石重贵态度恭顺,那么动手的方式可能就不是战争,而是各种政治手段。
\n
但是,石重贵的态度,正如天幕中那个他所言,“石氏负恩”,自己怎么能够容忍?这样一个依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