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回想起当时从河东到入主长安、平定周边力量的过程,李渊突然有些感怀刘文静起来。
\n
当时屈突通所驻守的河东,确实是一块儿硬骨头,啃了半天自己都没能啃下来。而若是就此放着不管、转身径直去攻取长安,也确实像裴寂说的那样,必然会遭遇腹背受敌的劣势。
\n
可自己的时间实在不多,诚如二郎建议,当时他们毕竟是在造反,在一个地方拖延的时间太久可不行,要知道,当时隋军的主力可还被瓦岗寨拖着,要是等隋军主力回师,以大唐当年的力量,怕是起码也要脱一层皮。
\n
所以,他最终留下兵力围困河东,但这还不够,刘文静被他派去据守潼关。
\n
正是刘文静牢牢地守住了潼关要道,让屈突通无法援救长安,才为大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n
汉朝初年。
\n
刘邦摸摸下巴:“这唐太宗对聚拢人心、收拢兵士颇为有心得啊。”
\n
他关注的并不是李家一路高歌猛进而是李世民聚拢人心,包括普通百姓、游勇义士、以及各方地方势力。前面的过程中,李渊起兵是三万甲士,其后也必然会不断补充人员,但当他分兵给李世民时,大约也不会太多。
\n
而李世民能够在这不算长的距离中将军队扩张至九万,其中固然有李家整体形势向好、势如破竹的原因,他自身对人心的把控也是关键,当然,也有可能是天赋。
\n
而其后在司竹招揽当地势力,当然有着领头人见好就收、投奔大势的原因,可能够顺顺当当下来也并不简单。
\n
刘邦的神色有些微妙,或许此时这个联想不是很准确,但他确实想到了韩信,韩信就总是能够拉起一支又一支军队,人数总不见少。
\n
(本章完)\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