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n
【粟和麦是秦国主要的作物,因为不需要太多灌溉,适合秦岭以北较为干旱的土地。
\n
如果有良好的灌溉条件,粟和麦的产量会大幅度提高,比如郑国渠的修建就让秦沃野千里。】
\n
[所以秦在战国大部分时间里的灌溉条件都不好。]
\n
[韩国这操作算不算滋敌呢(狗头)]
\n
已经当了俘虏的韩王安:……寡人悔啊。
\n
【在降水充沛的地区,水稻的产量是最高的,但秦地处内陆,降雨量比不上中原和江南,且大部分是旱地。
\n
这种土地长期耕种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养分也会逐渐降低,所以必须用轮耕的方式解决。】
\n
一直和土地打交道的人有些失望,这些东西他们都知道啊。
\n
【一般情况下,水稻都是一年两熟。
\n
但在气候温润潮湿的南方,可以实现一年三熟。
\n
用“深浅栽培法”,深浅配搭种植,一茬浅栽,早熟,另一茬深栽,晚熟,可以高效利用时间和耕地资源。】[秦朝南方应该就是南越吧?]
\n
一年三熟?
\n
各朝各代的人都沸腾了,一年三熟的稻子啊,得多出多少粮食?
\n
嬴政眉头轻皱,南越?
\n
他才刚刚结束泰山封禅。
\n
他命大将屠雎南征岭南,进攻闽越时很顺利,进攻南越却让秦军损失惨重,只能开凿灵渠来解决粮草和装备问题。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