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金海说:“是高老师教我那么说的,我背了两天才背会。”
一场秋雨过后,黑板上的彩色粉笔字模糊成无法辨认的一团,赵小禹头上的光环也褪去了颜色,不再鲜艳,他不再鹤立鸡群,恢复到一名普通小学生的身份。
然而又有一件事,在班级乃至校园里掀起了波澜。
这天放学,赵小禹和金海去了高老师的办公室。
两人各自将一张请假条放在高老师的桌子上,赵小禹说:“我们明天请一天假。”
高老师疑惑地看了两人一眼,拿起两张请假条依次看。
赵小禹的请假理由是:我爸结婚。
金海的请假理由是:我妈结婚。
学校对于学生请事假控制得较为严格,必须要写清楚具体的事,不像请病假那样容易,而且一般的事由不予批准,必须是非请假不可的理由才行。
在老师们看来,一帮小屁孩,能有什么屁事值得请假?
赵小禹没妈,金海没爸,这在学校里不是秘密,所以高老师略微思索了一下,便明白了问题的核心:“不会是你爸和你妈结婚吧?”
“就是的。”赵小禹说。
当时办公室里还有好几个老师,一齐把目光投向两人,接着便叽叽咕咕地笑了起来,笑得两人无地自容,尤其是金海,连头也不敢抬。
高老师也笑了,说:“好事,准了!”
这事很快在学校里传了开来。
那年月,重组家庭本来就具有热点,而像赵小禹和金海这样的特殊关系就更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两人是同班同学,一个是班长,一个是第一;一个不仅每天背着另一个过担担,还救了他一命,原来是亲如兄弟,现在成了亲兄弟。
新建队的学生都知道孙桂香的“风流韵事”,趁着这个机会,自然会添油加醋地传播。
那是一个对女性极其不友好的年代,女人似乎一生只能嫁一个男人,就算男人死了,也要守一辈子才算是个好女人。
如果再嫁,就是不守妇道,嫁三次就是人尽可夫了,何况孙桂香这是嫁第四次呢?
赵天尧父子早把西房收拾了出来,因为没有盖凉房和粮仓,粮食只能还在家里堆着,只把一些破烂和杂物清理了出去,腾出地方盘了一盘火炕,简单粉刷了一下,这以后就是赵天尧、赵小禹和金海的住处了。
孙桂香家的房子本来要好得多,不仅新,而且有院墙、凉房、粮仓、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