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岛西部,马公湾北岸,为台湾着名港湾之一。宋、元以来,已是中国海防要区和台湾海峡渔业基地。
马公港南侧有风柜尾半岛环抱,港口向西北,与澎湖湾通连,港内有测天岛。港口水深6至10米,水域约6万平方米,可供3000吨级船只进出。
马公港距离高雄约150公里,距离厦门约190公里。历史上与台南安平港的关系最密切,现安平港地位已为高雄港所取代。
虽然澎湖列岛吃水深度不高,但东北方向上仍有不少能承载大型船舶的锚地。
岛上的制高点有拱北山52米,太武山46米,纱帽山45米,奎壁山34米。海岸线全长约114公里,海岸曲折,近海多礁石,沿岸多陡崖。
这样的地势对于登陆作战的拒止效果明显,对于进攻方登岛作战将造成很大挑战。但也有两处利于登陆的海滩。
位于岛南部的龙门村,海岸线长约11公里,为细沙或沙、砾混合滩,低潮滩宽150至300米。
位于岛最南端的猪母水海岸线长约1.2公里,为沙质滩,低潮时滩宽在100米以内。
澎湖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
宋代时期,澎湖正式收入中国版图。当时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在文化的传播上,澎湖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在风柜尾半岛北部最外侧有个风柜洞,直径约达4米左右。
每当巨浪涌入洞中,就会听到从巨洞深处传来如同惊雷般的海涛回响声,人们称其为“风柜听涛”。
澎湖天后宫又名妈祖宫,是台湾地区最古老的庙宇,建于万历20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