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17世纪初,荷兰人在爪哇和马六甲海峡海战中打败葡萄牙舰队后,垄断了对东亚的海上贸易。
万历32年,荷兰舰队司令韦麻朗打算进攻澳门,作为与明朝贸易的基地。
因被葡萄牙人击退,韦麻郎转而趁明军无汛兵防守时,占领澎湖。在岛上伐木筑舍,为长期占领澎湖作准备。
福建都司沈有容得知消息后,率兵到澎湖,严令韦麻郎离开。韦麻郎面对武力威逼,被迫退出澎湖,回到爪哇巴达维亚。
中荷之间的第一波冲突告一段落。
澎湖马公镇为纪念此事立碑,碑文上书沈有容谕退红毛夷麻朗碑。
荷兰人第二次占领澎湖列岛后,抢走澎湖附近600余艘各类渔船,俘虏约1150名中国人,强迫中国人在澎湖风柜尾修建城堡。
在筑城过程中约600名中国人被活活累死,剩下的幸存者被塞进黑船,遣送到巴达维亚当做奴隶叫卖。
俨然把澎湖列岛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荷兰人不仅侵占澎湖列岛,随后还出动15艘战船攻击漳州港,并强行登陆,将沿海地区洗劫一空。
初战胜利的荷兰人,又调来3艘战船到澎湖增援,荷兰舰队的战船数量达到18艘。
荷兰人以战船封锁漳州港,以武力威胁明朝,向荷兰人开放通商口岸,割让澎湖列岛的所有权,禁止与葡萄牙、西班牙进行贸易。
明朝水军面对高大坚厚、火炮迅猛的荷兰舰队,根本无法抗衡。
直到天启4年8月,南居益、俞咨皋率大军与荷军苦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