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交换,沙俄被迫将环绕芬兰湾的亚姆、伊万城等五座城市割让给瑞典,沙俄不得已失去了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沙俄同波兰不可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三世不承认米哈伊尔是沙皇,认为他的儿子波兰王子弗拉迪斯拉夫才是沙皇。
1618年,西格蒙德三世派兵进攻莫斯科城,但被沙俄军队击退。在此后的战斗中,波兰军队受到重创,被迫放弃军事行动和沙俄谈判。
最后两国签订了为期十四年的合约,沙俄割让给波兰大片领土,波兰承认米哈伊尔为沙皇。
1619年,米哈伊尔的父亲,菲拉列特大牧首被波兰释放,回到了莫斯科。
米哈伊尔下诏规定,菲拉列特享有与沙皇同等的待遇,菲拉列特的命令等同于沙皇诏书,菲拉列特成为实际上的太上皇。
菲拉列特逐渐掌握了实权,以铁腕手段开始对沙俄实行统治。朝中贵族被排挤出了决策中心,沙俄才结束了混乱时代。
菲拉列特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民生,加强税收体系,通过税收充实了国库。大力鼓励同国外的贸易,关税收入成为一项主要的财政来源。
在这个危难时刻,广袤的西伯利亚为沙俄创造了大量财富,沙俄商人通过向欧洲出口昂贵的裘皮和木材获得了巨额利润,沙俄国库也因此逐渐变得充实起来。
西伯利亚对沙俄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在巩固物质基础之后,沙俄重整军队,励精图治,希望用武力夺回被占领的土地。
1633年,菲拉列特病逝,军政大权由米哈伊尔一世的母亲玛尔法王太后独掌。
米哈伊尔一世在位长达32年,却终其一生都是父母傀儡。在世界强国的历史上,开国君主是傀儡的非常少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