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最短的汗国。
伊利汗国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旭烈兀在西亚所建立的政权。都城位于伊朗阿塞拜疆大不里士城。
鼎盛时期疆域,东起阿姆河和印度河,与察合台汗国和印度为邻,西临地中海,包括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与埃及和欧洲相望,南抵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北至高加索山与花刺子模、金帐汗国接壤。
1335年,第九代大汗不赛因死后,伊利汗国迅速瓦解。权臣、统将各自拥立傀儡可汗,国家分裂成东波斯、阿富汗斯坦的卡尔提德王朝,西波斯的穆札法尔王朝和札剌亦儿蒙古人的札剌亦儿王朝,小亚细亚的楚邦王朝,互相攻杀。
1355年,金帐汗国的札尼别汗攻入大不里士,伊利汗国灭亡。
伊尔汗国既为欧、亚两洲文化荟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枢纽,与元朝关系密切,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往来。
伊利汗国在西亚上承阿拉伯帝国、花剌子模帝国和塞尔柱帝国,下启帖木儿帝国、萨法维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世界史和中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察合台汗国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都城位于新疆霍城东北的阿里麻力。鼎盛时期疆域东起吐鲁番、罗布泊,西至阿姆河,北至塔尔巴哈台山,南至兴都库什山。
蒙哥大汗死后,成吉思汗家族内部爆发了长期的争夺汗位的斗争。忽必烈、阿里不哥、海都等都企图占据察合台汗国,该地区成为角逐之地。察合台汗国长期处于混乱动荡状态。
1346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西察合台汗国和东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统治河中地区。
东察合台汗国以阿力麻里为中心,统治南疆地区喀什、吐鲁番一带年,迁都到伊宁的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也称亦力把里国。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