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结束的一年,那一年,全世界人民都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而欢欣鼓舞,百废待兴的全世界,都开始迈向了一个新的纪元。
在中国的某个江南小镇,似乎并没有“与时俱进”的动力,它依旧恬静、依旧继承着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一成不变。
江南水乡,是中国特有的名词。乡民们的房子依河而建,河道通常不宽。河边的人家隔着一条河都能听到河对岸人家的讲话,可以说彼此之间都很近。
有这么一条巷子,名叫炀醇巷,它建在一条小支河的旁边,小支河两旁的几百户人家,在千百年传承的文化积淀,彼此之间都熟悉的不要再熟悉了。哪怕是河东的第一户人家都能娓娓道来河西最后一户人家的家族历史。
炀醇巷18号,是一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家,户主姓艾,全名艾淳来,据说是清朝爱新觉罗氏的后裔,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那一会儿,艾淳来的爷爷没有跟着慈禧跑到西安去,而是带着家属来到这个炀醇巷,花了一点钱,买了这18号的地,算是隐姓埋名的过起了小隐隐于野的生活。由于艾淳来这一家人丁并不兴旺,直到艾淳来这一代,那只有艾淳来和他妻子两口人了!以前据说还有两个丫鬟,但因为抗日战争,世道不景气,都遣散回家了。
艾淳来也算是争气,在抗日战争结束那一年,让自己的老婆怀上了孩子。大家千万不要以为那个时候,怀上孩子是一家人的事情,而是事关炀醇巷所有人家的一件大事。在战争年代,添置人丁是相当喜庆的一件事情。炀醇巷里所有人家知道艾家有喜了,都纷纷把自家的婆娘喊来,轮流着照顾艾家的媳妇。说真的,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样的邻里之情已然是不多见了!
9月份,是艾家媳妇的预产期,恰逢小日本无条件投降,炀醇巷的所有人别提有多开心了,有点学问的家庭开始为艾家的孩子取名,算八字;有点钱财的家庭开始为艾家送鸡送肉;有富裕劳力的家庭开始为艾家照顾艾家媳妇,帮艾家打鱼易市......可以说家家都在出力。艾淳来要算的上是最高兴的,早就弄好了月子房,就等自己的媳妇一生育,就能给媳妇和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9月10日,日本鬼子宣布投降的第二日,艾淳来去了集市,准备把自己打来的鱼卖掉,换点零钱买点肉,准备熬个肉汤给自己的媳妇补补身子。可不知道那天为什么,这艾淳来特别的犯困,坐在那卖鱼,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
这时走来一老翁,叫醒艾淳来,问这鱼怎么卖?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