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朕深知诸位爱卿的忠心,朕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议和可保一时安宁。”
岳飞反驳说道:“陛下,此乃饮鸩止渴之举,倘若金人恢复元气,必然会再次南侵。”
赵构却扭过头去,他对着大臣们挥了挥手说道:“不必再议,朕已经决定了。”
宫殿中的大臣们见此情形,有的摇头叹息,有的默默流泪。金使乌陵思谋则在一旁露出得意的笑容,认为宋朝也不过如此。
王伦趁机说道:“陛下圣明,此议和之举必能使两国交好,两国共享太平。”
宋高宗赵构默默地点头,他全然不顾朝野上下一致反对,仍然与秦桧等为首主和派支持议和。几日后,赵构依旧置之不理,他缓缓说道:“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议。”他的声音如同冰冷的石块,砸进了岳飞和韩世忠的心湖,泛起无尽的失望的涟漪。
十月临安城,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宛如这座城市即将面临屈辱的历史。
在那高大威严的朝堂上,宋高宗赵构下旨将参知政事刘大中罢免。刘大中站在朝堂上,眼神中带着难以置信,自己为朝政尽心尽力,却落得如此下场。他看着赵构,只是默默转身离去朝堂,背影充满落寞与无奈。
接着,赵鼎的相位也被罢免。这位曾经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宰相,此刻也是充满悲愤与不甘。赵鼎上前苦苦劝谏:“陛下,万不可如此啊。那秦桧居心叵测,将议和大权交于他,必是祸国殃民之举啊。”
赵构挥了挥手,淡淡地说道:“朕意已决,赵爱卿不必多言。”赵鼎绝望地叹道:“陛下此举,恐将大宋置于万劫不复之地。”说完,他只能黯然离开朝堂。
随后,议和大权全部被交到秦桧手中。秦桧站在朝堂上,嘴角微微上扬,那是一种得意与阴狠交织的笑容。从此,秦桧开始长期独揽相权的局面。
同月王伦与金使乌陵思谋准备要返回燕京。他们的马车在临安城大道上缓缓前行,百姓们站在街边,看着他们的马车,眼神里充满愤怒与鄙夷。
不久,金熙宗遣签书宣徽院事萧哲为江南招谕使,携带金主诏书,偕同王伦再次南来议和。那萧哲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他手中的诏书如同一张催命符,不称“宋”而称“江南”,还用“招谕”一词。当消息传入朝堂,整个朝堂上一片哗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道:“陛下,此乃是奇耻大辱啊。这是要陛下代替刘豫,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