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马掌柜道:“小人知道的不多,不过是听其余绣娘偶然说了几句,说是这门亲事是她十三岁时,她爹病重,没钱拿药,就跟邻村的这户人家定了亲,拿了人家两贯钱的礼。钱花光了,但她爹还是没有活过来。为养家,才进了我们绣坊。定亲的这户人家找过来,就是因为她迟迟不肯跟人成亲,人家觉得她赚钱一直养着娘家不划算,就来找她要回当初的礼钱。”
陈韶问:“她给了吗?”
马掌柜点一点头:“给了,找了好几个绣娘才凑足两贯钱。”
“凑?”陈韶抓住关键字眼,锐利地问道,“她赚的钱呢?”
马掌柜知道她误会了,立刻道:“我们东家是个菩萨心肠,从不克扣绣娘的工钱,加之她绣工又很出色,最少的一个月,也拿了六百七十多文钱,最多的一个月,更是拿了快三两银子。至于为何还要找别的绣娘凑那两贯钱,听绣娘们说,是她在供养两个弟弟读书。”
陈韶皱一皱眉,继续问道:“她两个弟弟在哪里读书?”
马掌柜不确定道:“好像是在兰台书院。”
陈韶:“书院有多大?”
金致远拿着画好的图走过来,“兰台书院在双峰山,规模不大,但也不小,收的都是农家子弟。”
陈韶接过锦色坊的平面图,边看边道:“收的都是农家子弟,那学费应该不贵。”
金致远点头道:“的确不贵,杂七杂八的算下来,一人一年可能就二两银子吧。”
二两银子还不贵呀,马掌柜默默在心里吐槽,面上却不显道:“张巧娘今年赚了近九两银子,去年赚得还多些,有近十一两银子。”
“那就是说,即便供完两个弟弟读书,她也还余着好些银子。”陈韶在看图,没有说话,金致远接口道,“既余着银子,为何还要凑钱?”
见陈韶还是没有接话,他又问马掌柜:“前几次过来,为何没有提及这些?”
你又没有问,这话马掌柜自然不敢说,只能赔罪道:“是小人疏忽,还望大人恕罪。”
“罢了,也是我们没有想到这一茬。”金致远说着往前两步,站到窗户跟前,“张巧娘出事后,我们过来查验时,跟着这里的血足迹查过楼下那片花园,花园中有两株倒伏的芍药,芍药上也有血迹,但芍药以外,血迹就消失了。”
锦色坊的布局,就是一个简单的铺面布局,且凶手逃跑的路线根据血足迹就能推测,也就没了研究的必要。收起图纸,陈韶顺着金致远的话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