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说是切磋讨教,实际上是想踩着朱承武扬名。
\n
当然也有一些挑战者是大势力推出来试探朱承武这位“朱氏天才”成色,试探朱氏反应的。
\n
最开始,因为朱承武一直以来信奉根骨为上、内力为重,招式不精,比武对战更是纸上谈兵。
\n
一度创下两月之内,9战9败的尴尬记录。
\n
这还是因为朱承武毕竟是福安侯,够资格且敢于挑战朱承武的人不多。
\n
不然,这个连败记录还会更多。
\n
幸好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朱承武有着朱氏天才、大王嫡子身份,这才没有受到重创。
\n
9战9败也让一些想踩着朱承武扬名的人,顿觉战胜朱承武毫无含金量。
\n
之后,朱承武痛定思痛。
\n
深知离开了王宫,做为武者,比武交手不会少。
\n
也幸好朱承武就封前,利用各种手段将大明武库中的武学全部录入玉牒。
\n
靠着脑洞大开和玉牒推演,朱承武成功推演出三部和《天罡童子功(玉)》配套的武学:护身武学《先天罡气(玉)》、攻击武学《烈火掌(玉)》、身法武学《咫尺天涯(玉)》。
\n
大明武库虽说收藏甚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基础武学,只有少部分上乘绝技。
\n
真正的神功宝典都在朱氏一族的秘库。
\n
那里面的秘籍,朱承武都接触不多。
\n
唯一拿到的只有一部比较普通的神功宝典-《天罡童子功》。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