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了一些抄袭他们创意的仿冒产品,不仅损害了村子传统技艺品牌的声誉,还对他们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冲击。
面对生产效率的问题,叶东虓和王玲玲陷入了沉思。他们深知,传统技艺的魅力就在于手工制作的温度与独特性,但适度引入现代工具和技术似乎是提高产量的必由之路。于是,他们带领团队前往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地区考察学习,希望能找到平衡点。在考察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种先进的数控设备,经过调试和改进,可以辅助完成一些榫卯结构中较为重复、繁琐的切割和打磨工序,而关键的拼接环节仍由工匠手工完成。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最大程度保留了传统技艺的手工韵味。
对于仿冒产品的困扰,他们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他们与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合作,收集证据,对侵权商家提起诉讼。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保护意识,为村子里的传统技艺产品注册了商标,并设计了独特的防伪标识。在宣传推广中,他们着重强调产品的正宗性和唯一性,引导消费者辨别真伪。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叶东虓和王玲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一些高校的设计专业师生主动联系他们,为产品创新提供创意和技术支持;当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和场地等问题。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成功突破了困境。新的生产模式让产品产量稳步提升,满足了市场需求;法律诉讼的胜利有力打击了仿冒行为,维护了品牌的声誉。村子里的传统技艺产业迎来了更健康、稳定的发展阶段。叶东虓和王玲玲明白,传承之路充满坎坷,但只要坚守初心,勇于创新,积极应对,就一定能不断跨越障碍,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第十四章:文化产业集群的崛起
在成功克服生产与侵权难题后,叶东虓和王玲玲的视野更加开阔,他们萌生出打造传统技艺文化产业集群的想法。他们意识到,仅靠单一的产品生产与销售,发展空间有限,若能形成涵盖原材料供应、产品制作、品牌营销、文化体验等多环节的产业集群,将极大提升传统技艺的产业价值与文化影响力。
叶东虓凭借与榫卯工艺大师学习时积累的人脉,联系到优质木材供应商,在村子周边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确保榫卯制作材料的品质稳定且供应充足。同时,王玲玲发动村民,整合周边村落擅长不同传统技艺的手工艺人,扩大生产规模,并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对生产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
为了提升品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