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从五品协助军事主官处理民事,多由汉人或契丹人担任)跑来找自己,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
对方的这副德行让防御使心里咯噔一声——坏了,对方不会是想说服自己叛变大金吧?
要是对方真这么做,自己的说什么也得忍住,然后客客气气把他礼送出境,让对方赶紧滚去鄂州地界,别死在自己辖区。
不过同知没有跑来劝降,而是观察了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能听到自己的话后才小声表示,最近邓州的豪强和百姓的反应好像不太对,差役们巡查的时候发现有豪强在准备准备牛羊和酒水,小地主们也在准备粮食,百姓们也在修理农具和扁担。
对此防御使觉得同知是捕风捉影:
“他们刚刚春耕完,没有事儿做,整理一下自己的家产不是很正常么?”
“也可能是想要迎接宋军。”同知表示自己是慎重起见,“要不要我们把城里的豪强地主都聚集起来,要求他们管一管手下的刁民?”
防御使嫌弃地回答:“他们有没有制作宋国的旗帜?”
“那倒没有。”
“那有没有抓到宋军的探子或者信使?”
“也没有。”
“那不就得了。”防御使一摊手,“本来他们没想着要帮宋军,你这么一折腾,他们觉得我们又要欺压他们,到时候真的要造反,怎么办?现在岳爷爷带兵去打开封,都元帅肯定没兵力来救援我们,不如不要把他们逼的太紧,没准过几天宋国的皇帝又把岳爷爷叫回去。”
同知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金国这边治理地方的能力不能说没有,只能说跟放养差不多,哪怕朝廷决定要学习汉人的制度,落实下来也是另一个问题,再加上此前的“括田令”导致大量中小地主破产,汉人这边对朝廷更加不信任,之前宋军北伐的时候各地多“献私财助军,遣家丁从军”,甚至“率乡邻数百人,据寨堡以拒金军,迎候宋军”,既然如此,自己乱操作没准还会让邓州的情况更加不稳定,不如先观望一下。
(括田令是北宋时候出现的,宦官杨戬推出了“括田令”,搜检荒山、退滩、淤地、湖泽,尽都归为公田,勒令百姓租佃,强征税钱。其后,更检视民田契书,追根溯源,层层追查买卖来由,由甲至乙,由乙至丙,由丙至丁——直至寻见缺误,便加重租税,甚而收为公田,招人承佃,最后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金国的括田令则是金国为安置猛安谋克屯田,强行夺取汉人地主土地,导致大量地主和百姓破产,并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