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许诺不需要他们攻打州县,只要在官军北伐抵达他们所在区域的时候派出向导协助官军进军即可。
对此北方的义军虽然不满此前朝廷放鸽子的行为,不过对岳飞的信誉还是很相信的,既然大宋的官家下了罪己诏,又诛杀奸臣,还答应不让大家急着跟金人对战,大家就再相信大宋一回。
当1143年的春耕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积蓄了粮草和各种辎重、充盈了国库、分流了一部分厢军中不宜作战的士兵后,刘禅再次通过无线电台询问了岳飞,随后在朝堂上宣布计划出兵北伐,要求整个大宋都为此行动起来。
换防北伐军的御前诸军开赴各地协助防守——昔日赵构整顿军队,将张俊、韩世忠、岳飞、刘光世等将领的部队收归中央,改编为御前军,虽然保留了一部分驻守边防,但是也有一批人被聚集在临安保卫皇权,如今这些士兵都被派回给各自的老东家,以至于临安城的守军只剩下中央禁军,满打满算只有一万多人。
(另一个原因是赵鼎和杨沂中之前清查三衙兵力,处理掉了一些纸面空额部队,又裁撤了一些混日子的冗兵)
事实上随着后世物资的供应,整个临安的生活水准都比之前好了不少——那些贩卖现代商品赚来的钱并没有被刘禅粗暴地堆在国库里留着以后犒赏军队,而是又被刘禅拿出去安顿各种转业的厢军,同时不自觉地带动了沿途的商业。
临安的居民们也习惯新市的存在,虽然早先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专供官家和官员们使用的地方,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在此地居然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无论是柴米油盐又或者是一些奇怪的小玩意儿,哪怕大宋誓师北伐,这里的商品供应也没有减少,仿佛不受影响一般。
甚至在朝廷表示要北伐的时候,不少民众还跑去围观出征的大军,并祝愿他们早日旗开得胜。
......
因为宋军北伐的声势太大,完全没有遮掩的意思,所以金军很快也收到了消息。
边境的探子飞快把宋军的动向报告给开封的金兀术和上京会宁府的完颜亶。
先一步得知了宋军动向的金兀术第一时间准备防御——此前金军刚刚从上上个冬天的损失中缓过劲来,不过损失的步兵没那么好补充,尽管知道签军只能当炮灰,金兀术还是第一时间开始征调人手,哪怕有可能耽误春耕的后续工作也顾不得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气候差异导致耕作时间差和作物适配性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