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即刻抄家。
当然这种事情是不用刘禅亲自过问的,李光在吏部仔细梳理了一下后,从提点铸钱监和市舶司各拉出几名官员来,要求他们组成一个市场司,专门负责商业区的商家产品质量审核以及经营资格审批,同时提醒他们,这件事儿是官家要求办理的,不许徇私枉法,否则官家治罪他之前,他要先把这些官员的官身全部剥夺,永不录用。
当然刘禅不会只搞这么一个商业区,他真正的目的是在这片商业区当中转卖网友们送来的各种小商品,以及白糖、香料这些,赚钱倒是其次,主要是这些商品的流入可以繁荣市场,吸收那些此前超发的钱引。
虽然胡铨是兵部侍郎,不过刘禅觉得这个老头不徇私情,又敢于直谏,勉强算个董允,便把相关钱引回收的事情交给他,要求对方选派合适的人手,负责这些商品的售卖工作,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些产品只能用钱引购买。
原本市场上的钱引主要在四川流通,不过其他地方同样也使用,只是实际价值往往达不到币值,刘禅的意思是先把临安城的钱引慢慢回收,同时发行一种新的钱引,他将其称呼为“钞票”。
对于此种做法无论是赵鼎还是李光都没看出来其必要性,最后还是刘禅把网友们印制的钞票拿出来,向两位卿家表示此前的钱引终究还是太过容易伪造,不如这种新的钞票。
同时他还表示为了区分钞票和钱引,要追加一条新的要求,就是允许用钞票来交税。
而且是依照面额交税。
要知道钱引本来是为了缓解财政问题才做出来的权宜之计,早先四川地区还有“租税之输,茶盐酒酝之输,关市泽梁之输,皆许折纳以惟民之便”的政策,允许百姓用钱引交田赋、茶盐专卖税、商税。
可惜随着钱引超发,其迅速贬值,朝廷虽规定“纳税许用旧引“,但民众往往需以数倍面额的钱引才能完成税额,实际负担加重,官府自己都不承认钱引的币值,民间就更不可能承认了。
这种情况让刘禅想起了昔日的直百钱,所以他照猫画虎,把以前大汉的对应方法拿出来,就是用一种更加难以仿造的同款货币缓慢替换原有的货币,然后将其价值固定下来,只要朝廷足够强力,可以认可并维持这种新币值,就不会引发动荡,还能稳定市场。
(当然做不到的话就会变成法币和金圆券的故事,不幸的是,历史上大部分王朝在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都倒在了“朝廷足够强力,可以认可并维持这种新币值”这一步)
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