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你而言,都有可能用不上着,但……这也算一种衣钵,我们泰山书院学子的衣钵,将来你若仕途不顺,便可以来泰山,此也算着老夫我对于你的一种承诺,咱们泰山书院从今往后,都会有之着你小子的一席之地。”
“呃,我……”
“那小子,便谢过山长,从今以后,泰山书院便是我家!”
“嗯,去吧。”
“这几日里,也着实的是着,耽搁了你不少时间,今年的乡试,你若想中举,凭借着读书上的能力,老夫我已经觉得你没问题了,但经文方面,老夫我仍旧觉得你还有所欠缺,若是让我老夫来改卷,我以为……”
曾经的国家要员,现在的一方书院山长,此刻,也是在着十分絮絮叨叨的和他纪晓讲述着有关于乡试的事情。
不得不说,老山长不愧是为曾经亲自做过会试主考官的人,对于考官的心态,以及评分的标准都了如指掌,特别的是一些小小禁忌,或者容易引发评卷人心情不爽的地方,老人家全都在着此刻,向之着他纪晓一一告知。
黄昏,一直到十分接近日落的时候。
书房里,老人家的娟娟细语此刻才戛然而止,慢悠悠的端起茶杯,给自己续上一口浓茶之后,凝望着眼前的少年,陶老山长最后还是忍不住的开口,又嘱咐道:
“今年整个山东乡试参考学子,或许还会有上万人,其中不乏着的一些已经经久积年,连续参考数十年的老秀才们,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而按照往常惯例,此次山东乡试,顶多也只是会录取不到四十人为举人,中举难度,可想而知!”
“如若你这一回乡试未过,也不要太过气馁,须知山穷水尽非无路,千金散尽亦能还复来,明白吗?”
“嗯,小子记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