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深吸一口气,将那张写满威胁的纸条揉成一团。“晓兰,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报警,然后正面迎击!”
杜晓兰脸色苍白,却坚定地点了点头。“好!绝不能向这种恶势力低头!”
报警后,经验丰富的刑警队长迅速赶到。郝建将匿名信的始末和之前的遭遇详细告知,并根据自己对药物的了解,推测出:“如果那些药物是凶手自己配制的,那么他很可能藏身于医院、药厂或者研究所附近的居民区。”
刑警队长赞赏地看了郝建一眼,立即部署警力,对郝建提供的区域展开地毯式搜索。
杜晓兰深知,光靠警方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第二天,她向学校申请,在全校师生中进行了一场关于防范犯罪的专题讲座。她用清晰的思路、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识别潜在的危险、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及遇到危险时该如何自救和求救。杜晓兰的讲座引起了强烈反响,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也对郝建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支持。
与此同时,案件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当地警方的预期。匿名信的寄出地址经过伪造,寄信人十分狡猾,反侦察意识极强。刑警队长意识到,仅凭他们现有的力量,想要抓住这个狡猾的对手非常困难。他向上级汇报了情况,并申请国际刑警的协助。
国际刑警的介入为案件侦破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案件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分析。郝建和杜晓兰也被邀请参与其中,他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和线索。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一个针对神秘人的抓捕计划逐渐成形。
郝建和杜晓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毅。他知道,这一仗,他们必须打,而且要打赢!
抓捕行动定在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郝建和杜晓兰按照计划,假扮成了一对迷路的夫妻,敲响了郊外一栋废弃工厂的大门。
"谁啊?"一个粗哑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同志,我们是来避雨的,我们的车坏了,能让我们进去躲躲吗?"郝建故作焦急地喊道。
门内的人犹豫了一下,吱呀一声打开了门。郝建和杜晓兰借着微弱的灯光,看清了对方的面容,正是通缉令上的嫌疑人!
"进来吧。"嫌疑人警惕地打量着他们,将他们带进了一间昏暗的房间。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霉味,一个被捆绑住手脚的人蜷缩在角落里,正是警方要解救的重要证人。
"你们是什么人?"嫌疑人发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