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卿看着那些匆忙赶来的狱卒,眼神阴沉沉的。
沈珉玥此刻还没有走远,过来的时候是一路小跑,她看着尸体,与杨可卿同样脸色阴沉。“我这就去信给陛下,告诉陛下此事,看来左州这个地方,经历了几次清洗后,还是不干不净的。”
“殿下,属下办事不力,让江丰死在了面前,还请殿下降罪。”
她已经家破人亡,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一部分是杨成业的贪,一部分就是柳暗花!
“这并不是你的错,是我没能将敌人尽数拔除,让他们钻了空子,查案的事情还是得交给精于此道者,你给暗部传个话,盯紧这些狱卒。”
甚至因为她的一时疏忽,差点儿杨可卿就死在狱中了。
这样看来,那背后之人并没有将事情闹大的意思,只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
听了沈珉玥的话,杨可卿眸色更加阴沉了些许。
杨可卿承认大理寺的人查案很厉害,但是当初江朱韬查案,不就没有查出来,究竟是谁将柳暗花下到她兄长身上吗?
所以,指望朝堂内的人,不如指望自己,毕竟朝堂之中有自己运转的规则,每个人都只能遵守规则,不能逾越。
杨可卿想到这儿,突然意识到她应该去找一个人,那个人想必手中有更多和柳暗花有关系的情报。
石采文一看到那封信的署名,直接笑出了声。
“姑娘在笑什么?可是旧友送来的消息,让姑娘很是高兴?”
两国之间的奴隶买卖问题,在互市建立的那一天就存在着,只不过在明面上,两国都严禁奴隶买卖。
反正面子上都过不去。
奴隶买卖是无本且利润极高的走私买卖,屡禁不止,石采文利用苏丹,杀了一直活跃在西北关附近的几个奴隶贩子,让当地人的生存环境好了不少。
要知道和常年与草原有所往来的周塞关不同,西北关这边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本地人很排外,尤其是不喜欢中原人。
前朝是打不过外族,任由外族骑在头上作威作福,而大庄则是不在乎这一片。
如此“乖巧”的小国,大庄有什么理由去警惕对方?
苏丹是西北关一个大庄人和佛国一个舞姬生下的孩子,舞姬很快就回了佛国,她则被扔到了她父亲身边。
父亲死后,苏丹就成了孤儿,她非常警觉,但是外贼好防家贼难防,她的亲人将她骗了出来,卖给了那个人贩子。
她聪明好学,还会佛国和大庄两国语言,石采文需要和佛国那边做生意,她是个很不错的翻译人员,因此石采文就将她视作心腹了。
“若真是旧友来信,我可高兴不起来。”
石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