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由于该舆论的兴起和发酵,南京城乃至南直隶各府州县的诸多士人对此舆论展开了争辩。
南方的大多数士人乃至官员将领对满清鞑子并无切肤之痛,在他们看来大明最大的敌人就是逼先帝崇祯自缢的大顺闯贼。
不少由北京城和北方而来的崇祯旧臣们则认为此言虽有道理,但闯贼同样不可小觑,何来‘最大的敌人’之说?
而有许多士人官员更是讥讽楚军大帅唐世勋故意说这等危言耸听之语,实为沽名钓誉云云。
总之,南直隶绝大多数的士人阶层对此舆论不以为然。
要知道在四月廿五,南直隶只收到北方在四月廿二之前的一些确切消息,而四月廿一乃是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军进行山海关战役之日。
因此在南直隶的士人官员与将领们看来,吴三桂守得住山海关也好,李自成夺得山海关也罢,与关外的满清鞑子有何关系?不夺山海关,鞑子依旧是鞑子,能成多大的气候?
而只有极少数的士人官员对此舆论表示认同,这其中就有司礼监章印太监韩赞周。
因韩赞周曾在崇祯九年时就任北京城的京营副提督,那正是关外的后金政权之大汗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大金’为‘大清’之年,且皇太极于当年五月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率十万八旗兵肆虐大明的北方。
韩赞周于当年七月亲眼目睹了八旗兵入侵京畿之地,甚至有鞑子抵达北京城外!
尚算知兵的韩赞周不仅见过满洲八旗兵,也见过各路流贼,故而他在听闻‘满清鞑子才是大明最大的敌人’之舆论后极为赞同此观点。
因韩赞周认为,相比流贼出身的闯贼李自成于今年年初才决定建立大顺政权,满清在关外则早已占领了稳定的地盘,八旗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而大明对满清也早已是由攻势转为守势。
山海关虽看似坚不可摧,但清军此前也并未攻陷山海关,可也照样曾多次由其他关墙入侵中原劫掠不是?
况且北边已被闯贼所夺,即便山海关之役得胜,李闯的大顺军真能守得住延绵一万七千余里的北境长城?
与韩赞周有大致相同看法的有识之士并不多,且他们无一例外地与唐世勋一样遭到大多士人的讥讽嘲笑。
直到五月初,当吴三桂剃发易主投靠满清、满清得山海关并击溃大顺军、李自成败退回北京城登基为帝之后西撤至山西、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入主北京城等等一系列的消息接踵而至,南京城、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