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因为有封斌和闫振武以及其他十来个老兵的加入,在他们的训练之下,赵攸和吴怀远各自的商队武装在进入长沙府湘乡县地界以后得以迅速扩充至四千余人,到进入常德府以后更是扩充至一万余人。
与其他大营以甲乙丙来划分小营不同,赵攸、吴怀远和高文龙在还未成立貔貅大营以前就已分为前、中、后三营,吴怀远因兵力多于赵攸,故而赵攸与高文龙皆默认吴怀远为统领。
实际上在今日、即七月初七在武陵城内成立貔貅大营之时,作为大帅特使的楚军镇抚总部副部长于猛带来的公文上,大帅亦是钦定吴怀远为貔貅大营的大统领、赵攸为副大统领、高文龙则为随军参谋长。
吴怀远虽没有拒绝赵攸和高文龙的推举,因他的确想要证明自己强过他的兄长吴晟侯,但他深知自己的强项与短板。
论临敌打仗的经验他自然要强过赵攸和高文龙,但后勤运作他不及赵攸细致有序,论谋略他更是只配给高文龙提鞋。
因此在他们北进常德府之时,吴怀远就决定由他亲自兼任前营去攻城拔寨,由赵攸负责后营与后勤工作,由高文龙坐镇中营统筹全局。
不得不说这个分配极为恰当,且前营的副统领闫振武乃是吴怀远的绝对亲信,虽然闫振武的右足残废,但只要扶他上马,他依旧能战敢战!
故此,攻打三斗垱至聂家桥的五百步骑先锋军便是由闫振武所统率,而这当中的百余骑兵乃是吴怀远他爹吴高峰身边最为凶悍的骑兵老贼!由此可见吴怀远对于闫振武有多么信任。
当高文龙得知阮忠宁既未重视聂家桥的丢失且主力还在武陵城周边,于是高文龙在六月廿六接连做出重要的战略部署。
其一,吴怀远与率前营的三千五百余将士越过聂家桥后兵分十余路,以大帅唐世勋的‘楚军游兵虚实论’所举的游击战之法,尽最大限度的袭扰武陵县之南部、西部与北部。
其二,赵攸的后营三千将士一分为二,其中一半驻守聂家桥,一半驻守武峰山内的营寨,两地互为犄角巩固防线,同时继续招兵训练难民后备役。
其三,高文龙与中营副统领封斌则率中营的近四千将士疾奔聂家桥东北方向的周家湾,此地乃是武陵县与龙阳县的沅江水路运输之必经之地,也是武陵县阮忠宁部与东南边的龙阳县王允成部之间最为重要的补给线。
高文龙的战略意图极其明确,以中营的四千将士强行阻断阮忠宁部与王允成部之间的联系!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