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月随手在地里数了一株麦穗上结的麦子的粒数。
从她刚随军到这里,就发现了,这里的麦子的比家乡的麦穗要短一些。这样,结出来的麦子肯定就会少很多的。
所以,当初在山谷里种植的时候,她叫哥哥从家乡给自己寄了种子。
把种子易地而种,有两种结果,一是更好,一是更差。
而当时她拿来的麦种种下后。结果就属于不好不差的样子。
以前,这种麦子在家乡一株有四十三粒左右的麦子,那也算是丰收的,除非肥料不足或是水量不足。
但种在这个地方,哪怕是山谷里那么好的条件下,也只有三十八粒左右。
当时杨姐他们还问她为什么要数数。
但她的三十八粒,都比当时的新水村的强。因为她数过了,新水村自己种出来的,只有三十到三十五粒左右。
所以,改良麦种这件事,在她的心中一直是放不下的。
这次育苗基地出来的麦种,也是她通过书信去了东北一位教授那边,要来了一些他们的麦种。
经过了两次改良批次后,现在得出来了这种新的品种,小麦二号种子。
梁新月随手数了一株,一共有四十六粒麦子。
丰收!这是丰收啊!
这要是大面积的都是这样的麦子,哪里还会有饥饿?
而且,这还是出于没有大棚的情况下。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成长起来的麦子。说明她们的第一批的试验成功了!
梁新月叫来了这个实验的主要操作管理人,正是当初不太听管教的刘洋。
“刘洋,你这个种子的实验成功,当给你记一功。”
梁新月对沈砚秋说道:
“回去记得提醒我,这件事记下来。”
她知道最近自己的记忆都有些问题,可能是因为做手术打了全麻的原因。
所以,她提醒一下沈砚秋。
沈砚秋自然记了下来,而在场的所有的人都鼓起了掌。
刘洋初来这西槐时确实有点不服管教的。当时他觉得自己一个堂堂的大学生,到你们这里来实习一下,你们还真的拿乔了,这也要指点我,那也要安排我。
而且据他的关系打听到了,那个梁副局长,都没有读过大学的。
所以,凭什么她来管着自己?
这就是刘洋当初不听管教的原因。
但在这里呆下来后,他才发现,自己学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