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一身风尘仆仆的李珽大步踏入。其人虽是在他人护卫下昼夜兼程赶来,面上却不见丝毫疲惫之色,唯有眼神锐利如鹰。进入此间后,他当即拂袖,对着萧砚深深一拜。
\n
“臣李珽,参见殿下。”
\n
公羊左环抱双臂,与上官云阙、温韬、付暗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李珽此人,不仅是中枢河南派除敬翔外的魁首,更是朝中立场数一数二的激进鹰派人物,其人现身此地,意欲溢于言表。
\n
“公度来得正好。”萧砚的目光落在李珽身上,声音平缓,“本王有一问,近来萦绕心头,始终不得其解,需请你解惑一二。”
\n
李珽起身,神态恭谨肃然:“殿下请问。臣虽愚钝,却必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n
萧砚遂略略颔首,当着几人的面,径直沉吟发问。
\n
“天下板荡近百年,中枢威权尽失,群雄并起,藩镇旋起旋灭,更迭不休。彼时,政权无长久之望,执政无长远之图,官吏行短期暴敛之举,尚在情理之中。然本王执政,自认根基尚稳,制度已明,当有长治之相。为何这些受本王厚待之人,却仍要锱铢必较,与民争此蝇头小利?”
\n
李珽并未迟疑,他迎着萧砚的目光,竟是张口便清晰而答:“殿下,此非吝啬与恩遇之失,亦非苛待龙兴之地。”
\n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案头那厚厚的卷宗名录。
\n
“症结无非有二:
\n
“其一,权力惯性使然。百年板荡,藩镇自专,州县胥吏权柄过重,上下其手已成痼疾。彼辈久浸此道,视盘剥为常例,视民膏为禁脔。殿下虽立新规,颁明诏,然彼等早已习惯‘天高皇帝远’之便,视中枢律令为可欺之纸文,更仗从龙旧部之虚名,以为殿下念旧,必不忍深究。此乃积习难返,心存侥幸。”
\n
“其二,情报壁垒与监管不利。幽蓟乃至河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