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至于为何萧砚在军中能有如此高的军心和声望,这和他之前重重犒赏全军是一回事,另外一面,则是李思安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萧砚带着河北宛如泥腿子出身的定霸、归德二军走到今日,使得二军有了比禁军还要高的宋王亲军地位,着实是一件让人艳羡且向往的事。
\n
除此之外,还和萧砚当年在河北诸战皆胜,打垮李存勖、逐鹿漠北有关,诸战之功,说明他能打、有能力,而再看萧砚轻易便可动用数万马匹装配全军,这昭示他有钱、有底蕴。
\n
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此有钱还能打的人主,底下的军卒焉能不拥护?
\n
再有一点,起码萧砚赏罚分明,不似老而昏聩的朱温,更不是一脸草包样只知享乐的新帝朱友贞可比,古往今来,为将者最怕的不就是上面不识下面的功劳,但为天策上将卖命,起码不会有这个顾虑!
\n
当年天策上将仅带着八百骑便打下了河北,而今携二帝领数万兵马亲征,焉有不攻破凤翔克取岐地的道理?
\n
人心鼓舞,士气高昂,萧砚一身寻常军将打扮,甲胄傍身,只系了一领大红披风,但只如此,就已是英姿勃发,不时顾盼挥手执意,每一挥动间,欢呼声就更加激昂,一浪一浪,只在这万军中滚动。
\n
这种军中的雄壮之气,只怕朱温这些年数次亲征时都是没有的。
\n
萧砚及左右之人,便就在这样欢呼雀跃的声浪中一直向前,直抵距离李思安几人几丈远的地方才驻马停住。
\n
李思安几骑早已是被这一幕震住,几个扈从犹豫着什么时候下马拜见才合适,但眼见李思安威猛的身躯在马背上一动不动,又都只是硬着头皮僵着不下马。
\n
欢呼声骤然熄了下去,靠近这边的士卒都对着李思安侧目,伴在萧砚身侧的敬翔等人亦没有人擅作主张的问话,或捋须或打量着李思安,似乎对于李思安这一桀骜的样子不算意外。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