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的不满。
“真是奇哉怪也,啥人都敢惦记百禽宴啊。”
“识不识字啊,也想对对子么?”
.........
秦重二人一身武人打扮,立时遭到身旁读书人的嫌弃,斜睨着他们冷言冷语。郎宗瑜顿觉浑身不自在,只想快速的逃离此地。他认识的字,数一数也不够两巴掌,被人奚落都不敢回嘴儿。
秦重却是来了气,心道,这他娘的,真是只认衣冠不认人的社会啊。只要不穿长袍,到哪里都被人鄙视,总有一些自命不凡的家伙,以贬低武人来彰显自己的高贵。
一霎时,让他对上阳村的好感,消散的一干二净。
“啊呀,这位兄台对出来啦?”秦重突的喊叫了一声,夸张的瞪大眼睛,望着身旁一个读书人。
秦重这一嗓子,顿时引起众人注意,纷纷回头望了过来。这一个下午,只有两三人对出了下联,其余再无一人对出。众人早已等得心焦,此时闻听有人对出来,可不大喜过望?
这个读书人霎时涨红了脸,手指着秦重,满眼都是不可置信的神色。秦重嘿嘿笑着,伸手推着读书人往前面挤去。众目睽睽之下,读书人愈见窘迫。被秦重推着往前挤,更吃吃说不出话来。
“我没有。”读书人终于喊出一句,羞臊的只想把自己埋了。
人群哄笑起来,瞧着这位读书人,无不是一脸戏谑指指点点。读书人来此,为的是什么?当真是为了什么百禽宴么?当然不是。他们一群一群的来此,是借酒楼对联而欲扬名。
读书人最重名声,因为名声可以带来无尽的好处。有了名声,才能被人熟知关注;有了名声,可以获得尊重认可;有了名声,身上就有了一层光环。甚至因为名声,还能得到朝廷的封赏。
如今朝廷开科取士,恰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者寥寥,而名落孙山者无计其数。
这些人怎么办?一部分人钻了牛角尖,非考进士不可。三年一次科举,这一部分人一考二考三考,惶惶十年就这么过去了。直考的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依然孙山之外好运难临。
还有一部分人,靠人举荐进书院当教习,入幕僚辅佐东主。这不啻为一条路,很有可能因为东主的举荐,而获得一个官身。但是,入幕僚最关键的因素,是你得有名声,有人荐举。
酒楼征集楹联,本不是什么大事。但如今引得八方关注,这就是大事了。一朝得中,必然百里扬名。日后人人提起,都得赞一声好才华。这样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